聯系我們

座機:027-87580888
手機:18971233215
傳真:027-87580883
郵箱:didareneng@163.com
地址: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(武漢)

地方政策

山西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 重點扶持地熱能產業快速發展

山西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 重點扶持地熱能產業快速發展-地大熱能


地大熱能近日,山西省人民政府發布了《山西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(2021—2025年)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,提出了大量涉及地熱能的內容規范地熱資源管理,促進地熱能清潔高效利用,扶持地熱能產業快速發展

 

規劃》公布了礦產資源勘查現狀。地熱勘查實現重大突破,陽高縣至天鎮縣一帶地熱預可行性勘查,發現我國中東部地區第一口溫度最高、自流量最大的高溫地熱井。

 

規劃》劃定了地熱重點勘查區,地熱歸為重點開采礦種。以全省重要成礦區(帶)為重點,重點開展煤層氣、鋁土礦、鐵礦、銅(金)礦、地熱、氦氣勘查工作,規劃重點勘查區32個,其中煤層氣7個、鋁土礦7個、鐵礦5個、銅(金)礦3個、地熱9個、氦氣1個。將地熱礦泉水等液體礦產確定為重點開采礦種。


山西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 重點扶持地熱能產業快速發展-地大熱能

 

《規劃》提出,要深化基礎性地質調查。部署開展區域地質調查、盆地區三維地質調查、地表基質與系統演變基礎地質調查、區域地球物理與地球化學調查,強化基礎地質數據集成與應用研究,為生態保護與修復、重大規劃區建設、重要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地熱等清潔能源開發利用、戰略性礦產資源開發、水資源開發利用等提供全方位的基礎地質支撐,補齊完善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基礎地質資料。

 

《規劃》拓展了地質勘查服務領域。保障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。依托環太原、忻州盆地豐富地熱資源等優勢,加大地熱、干熱巖淺層地溫能清潔能源規模化開發力度,促進太忻一體化經濟區低碳發展;集約節約開發利用忻州部分優質砂石資源,保障太忻一體化經濟區乃至雄安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等。


山西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 重點扶持地熱能產業快速發展-地大熱能

 

為加強礦產資源勘查,《規劃》大力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,重點實施山西晉中盆地氦氣資源調查評價項目。加大清潔能源找礦力度,繼續實施大同盆地重點地區深部高溫地熱資源詳查,加快忻定盆地奇村—頓村一帶干熱巖地熱資源運城盆地峨眉臺地地熱資源的調查評價。以重點勘查區為基礎,持續提高煤、鐵、鋁土礦、晶質石墨、銅等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程度,形成一批戰略性礦產重大找礦成果。

 

《規劃》明確了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方向。山西省大力發展清潔能源,以大同天鎮高溫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科研示范基地為基礎,全力打造集地熱發電供暖養殖、康養、教學等方向為一體的綜合性創新平臺。

 

為了合理調控礦產開發利用總量,《規劃》指出了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模式。堅持“以灌定采、以熱定采、采灌均衡、水熱均衡”,以地熱田為單元,優化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結構,緩解開采層位和開采區位過于集中現象,推進綜合循環利用,提高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和效益。推動高溫地熱資源梯級利用,按照發電供暖、洗浴、工業干燥或設施農業等對溫度的優先需求,使地熱資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。

 

值得一提的是,《規劃》在推動地熱資源規范有序開發方面做出了重點安排。在地熱田精準勘查的基礎上,按照資源稟賦劃定集中開采區,統籌地熱資源勘查開發布局,合理劃定規劃區塊,確定區域最低開采總量,制定單井最低開采規模,采用適宜的開采技術,提出尾水處理及回灌要求,推動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和可持續發展

 

一是加緊實施專項調查評價。摸清重點區域資源情況,對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可行性、適宜性、開發利用總量和開發強度進行總體評價,以地熱田為單元確定地熱資源開發利用規模,為科學利用地熱能提供基礎依據。

 

二是發布專項規劃。劃定淺層地熱能項目地下水適宜開采區、限制開采區和禁止開采區,指導各地積極推進淺層地熱能利用穩妥推進中深層地熱能供暖、探索建設地熱能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和地熱能發電示范項目,引導市場主體聯合推進地熱能規模化開發

 

三是規范礦業權出讓登記。以“統一規則+一事一議”方式推動既有地熱資源開發主體完成合法登記手續,以競爭方式聯合出讓、登記新的地熱礦業權和取水權。

 

四是繼續搞好大同試點。繼續推進天鎮到陽高片區高溫地熱田分級利用、綜合開發試點。

 

五是建立聯合監管機制。依托市縣兩級政府,會同有關部門,堅持“以灌定采、以熱定采、采灌均衡、水熱均衡”,加強對地熱能開發利用項目的監督檢查。

 

《規劃》針對山西省礦產資源設定了總體目標,全面提高地熱勘查開發利用程度,大力推進晉北(大同、忻州)、晉中(太原、晉中)、晉南(臨汾、運城)三大地熱勘查開發利用基地建設,力爭成為國家級新能源示范基地,推動我省由傳統能源大省向新型綜合能源大省轉型;礦山生態環境顯著好轉,全省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格局基本形成。

 

重點完成1:5萬基巖山區區域調查、區域地質調查片區總結、盆地區三維地質調查、重要成礦帶重力測量、盆地區重力測量、地球化學調查淺層地熱能調查評價(省級及國家級開發區)等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


山西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 重點扶持地熱能產業快速發展-地大熱能

 

在礦產資源勘查領域,繼續重點推進戰略性礦產和優勢礦產勘查,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20處以上;地熱清潔能源勘查評價取得新進展;全省已知地熱田、地熱異常區100%達到地熱調查評價工作程度,40%達到預可行性勘查階段,30%達到可行性勘查階段;新增一批可供開發利用的礦產地。

 

2030年基本完成資源型經濟轉型,礦業空間布局更加科學,戰略性礦產找礦行動取得重大成果,地質調查評價及研究程度全面提升,礦山規模結構優化合理,能源資源供給保障能力持續穩定,礦業綠色發展格局全面形成,礦產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實現現代化。

 

到2035年基本建立健全穩定開放的礦產資源安全保障體系,打造優質完善合作共贏的要素保障環境,形成統籌礦產資源產業與經濟社會發展、生態文明建設、人民共同富裕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。